|
信陽市4個公共場所投放“救命神器”AED日前,信陽市首批自動體外除顫器(AED)設置完畢,分別設置在信陽東站一樓候車廳、世紀廣場便民警廳、平橋麗寶廣場客服臺和譽峰小區物業等人流密集場所,讓突發疾病或意外傷害需要急救的人能得到最快速、有效的救治。
據了解,自動體外除顫器(AED)之所以被譽為“救命神器”,是因為它主要用于搶救心臟驟停的患者,具備自動識別可電擊心律以及電除顫功能,具有便攜、易操作的特點,第一時間使用它,能明顯提高心源性猝死患者的生存率。
8月22日,記者在譽峰小區物業見到這臺AED,該設備高18厘米、長12厘米、寬8厘米,掛在墻上的專用箱內,箱子上寫著僅供緊急時使用,箱子下方張貼著AED使用說明。
“AED操作很簡單,按AED的語音提示完成‘開、貼、插、電’四個步驟就好了。放電除顫前,要確保無人接觸患者,除顫后,要繼續實施心肺復蘇。”AED培訓專家、市第四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演示了心肺復蘇規范操作和除顫器的操作流程,把每一個操作要點詳細地為在場人員進行了示范和講解,并反復強調其中的關鍵步驟,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急救技術實訓課。
我國每年有超過40萬人發生院前心臟驟停,搶救成功率不超過1%,主要原因是普通群眾對心肺復蘇技術學習不足,缺少除顫搶救設備。今按照統一部署,在市區內投放首批4臺AED設備,并逐步開展心肺復蘇、AED使用培訓,必將極大提高信陽市院前心臟驟停搶救成功率。
平橋區平西街道黨政服務便民中心副主任表示,AED是可以被我們廣大市民使用的搶救心臟驟停的醫療設備,下一步,我們將按照衛健部門的安排,組織社區工作者、志愿者、居民等人員接受衛生部門的培訓,掌握儀器使用技巧,更好地為轄區居民服務。
想了解更多關于急救知識和急救設備可咨詢飛斯特醫療,我們可提供免費的培訓和租賃服務。快掃描下方二維碼聯系我們吧! |